Verlorene Erinnerungen an ein fremdes Land: die Suche nach Else Häseler
Copyright (Text und Fotos): Wang Dong, Qingdao
2023年年初,来自德国吕贝克的卖家hawe50在海外某知名拍卖网站上发布了一组100多年前的老照片。十几张烟盒大小的陈年旧影均为私人拍摄和冲印,内容也多是平淡无奇的郊外游玩和家庭聚会的合影。根据拍卖信息和卖家的表述,这批照片均为1909至1910年前后在青岛所拍摄。不过,其中并没有研究者所熟悉的面孔。合影里的德国人应该都是在百多年前,远渡重洋来到青岛的匆匆过客。
但是,在几张郊外游玩的照片中,一个反复出现的年轻女子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这位卷发,头戴遮阳草帽,身着装饰深色披肩和领带的浅色连衣长裙的女士总是面向镜头,露出灿烂温暖的笑容。她是谁?因何来到彼时的青岛?她又是去往哪里郊游?与她合影的人又都是谁?这一连串的疑问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好奇与兴趣。于是,研究者参与并拍下了其中的部分老照片,并在德国友人裴琳(Gerlinde Pehlken )女士的协助下,展开了这次有趣的发现与解读…1898年3月,随着《胶澳租借条约》在北京的签署,德国占领下的胶州湾也正式成为其在远东的保护地。纷至沓来的德国人中,除了随驻防部队而来的军官、士兵之外,还有铁路和港口技术人员、政府官员、传教士、商人,以及那些带着诸如碰运气、冒险、发财、创业等各种想法的平民百姓,这批老照片的原主人应该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胶澳发展备忘录》的记载,青岛开埠之后,在1902年9月进行的首次人口统计中,除驻军外,青岛市区内共有常住的欧籍居民688人。而到德租末期的1913年,这个数字已增加到了2069人。
研究者通过对其中几张老照片的对比和考证,获得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在一张老照片上(图1),拍摄场景似乎是一间小型工厂的大门外,门口站立着一名头戴礼帽,身穿西装的男士,在其左侧,还有一位身着浅色嵌深边连衣长裙的女士。右边则是一名戴深色礼帽、留着两撇八字胡的男士,他正驾乘一辆单辕马车,似乎正要进入这处工厂。右上方两根木杆之间大概是这家工厂的招牌,可惜照片清晰度不够,无法辨别上面的文字。照片背面,是德语手写的3个人名和照片拍摄时间:“Herr August Meier, Herr H. Saxen, Frl.Else Häseler. Tsingtau März 1909(奥格斯特·梅尔先生、H.萨克森先生、爱尔泽·海瑟勒小姐,1909年3月于青岛)”。
根据研究“一战”日本德俘的汉斯-约阿希姆·施密特(Hans-Joachim Schmidt)先生搜集的资料显示,照片中的H.萨克森全名是海因里希·萨克森(Heinrich Saxen),来自今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胡苏姆地区的奥斯滕菲尔德。约1905年,萨克森来到青岛,是督署管理公家什物局(Garnisonverwaltung)的一名技术员,后为房屋工程局(Hochbauverwaltung)工长。1914年11月日据青岛后,萨克森成为战俘被羁往日本关押,直至1919年12月被释放。战后,萨克森回到了家乡胡苏姆,仍从事建筑技术方面的工作。在汉斯-约阿希姆·施密特搜集的资料中,曾提及萨克森在1914年12月17日从位于日本松山的战俘营给青岛的维尔纳·拉察洛维奇(Werner Lazarowicz 1873~1926,政府建筑师,胶澳总督官邸的设计者)写信。1916年1月18日,他还与吕贝克一位叫爱尔泽·海瑟勒的女士通过邮。而奥格斯特·梅尔曾供职于督署工程总局(Bauverwaltung),任建筑技师(Bautechniker),后作为合伙人参与过崂山矿泉水的前身伊尔蒂斯泉(Iltisbrunnen)的经营与管理,并建造了今中山路25号的商业大楼。照片中唯一的女士,从姓名可以得知,她就是爱尔泽·海瑟勒。通过衣饰的款式和特点,研究者还在另外几张在室内聚会的合影里,发现爱尔泽·海瑟勒也在其中。同时,经过相貌的辨认与比对,研究者认为爱尔泽就是在郊外游玩的合影中,面对镜头,笑靥如花的年轻女士。
1901至1914年间,德商罗斯洋行(Otto Rose)曾连续出版一种名为《行名书》(Adress-Buch des Deutschen Kiautschou-Gebiets)的小册子,登记了当时在青岛开业的主要德国商号的行名、地址、电报电话,以及从业人员的情况。同时那些长期或短期在青岛生活的德国人的姓名、住址和职业也基本被记录于其中。研究者在《行名书》的“女士名单(Damenliste)”中找到了爱尔泽·海瑟勒的名字。据此记载,爱尔泽是在1907至1908年间来到青岛,一直居住于奥格斯特-维多利亚海岸(August-Viktoria Ufer 43,今莱阳路8号一带)。同一地址下还有当时刚刚在青岛创业,开设蒸汽锯木厂(Tsingtauer Dampfsägewerks)的保尔·韦伯(Paul Weber,约1878~?),以及他的太太艾玛·韦伯(Emma Weber,1884~?)。生于隆德斯哈根(Rondeshagen,位于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艾玛婚前姓海瑟勒,她应该是爱尔泽的姐姐。爱尔泽的青岛之行大概也是因姐姐和姐夫的召唤而来。不过,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找到更多爱尔泽在青岛日常生活的细节记载。
经过德国友人对老照片背面文字的辨识和解读,研究者对这些110多年前的历史影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图1至图4是1909年3月28日,爱尔泽的姐姐艾玛的25岁生日聚会。图5至图9是同年的五旬节(复活节后第50天,通常是在每年5月底至6月初),Else和亲友前往海因里希亲王山(今浮山)郊游。图10是在当时德租胶澳最远的陆地——潮连岛,不过显然爱尔泽并未参加这次出海的远游。图11是一行人来到胶州,在同善会牧师许勒(Schüler)的住宅花园游玩,但Else没有出现在合影中。图12是坐在一架古典钢琴旁若有所思的Else。图13是1910年8月,爱尔泽在阿克纳岛(Arcona Insel,今小青岛)游玩。
安适惬意的时光总是美好却短暂。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英联合封锁围困胶州湾,不久德国就失去了苦心经营了17年的青岛。由于爱尔泽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1913至1914年《行名书》中,显然她在“一战”爆发前就幸运的返回了德国。不过,爱尔泽的姐夫韦伯和萨克森都成了战俘,被送去了设于日本本土的俘虏营。直至战争结束,他们才与滞留在青岛或中国其他城市的妻儿团聚。我们相信,爱尔泽此生再没有机会来到青岛。也因此,研究者也失去了对她的更多了解,至于她离开后的人生历程是跌宕起伏,还是平淡如水,我们亦无从获知。不过,她在青岛期间与友人所留下的这些影像,又宿命般的回到彼时她所短暂生活的城市,成为后世研究者深入了解德国侨民在青岛日常生活的珍贵史料……
图1 Herr August Meier, Herr H. Saxen, Frl. Else Häseler. Tsingtau März 1909
(奥格斯特·梅尔先生、H.萨克森先生、爱尔泽·海瑟勒小姐,,1909年3月于青岛)爱尔泽和朋友萨克森在姐夫的锯木厂门外,迎接驾马车而来参加艾玛生日聚会的奥格斯特·梅尔。
图2 An der Geburtstagskaffeetafel von Frau Emma Weber dem 28. März 1909
(1909年3月28日,在Emma Weber夫人的生日聚会上)
Else(左一)在姐姐艾玛的生日聚会上,左四是奥格斯特·梅尔,中间左侧坐着的白衣女子应该是当天的主角艾玛·韦伯,右边是其丈夫保尔·韦伯。可能是刚刚落座,众人的表情均略显严肃。
图3 Geburtstagsfeier Frau E. Weber, Blitzaufnahme 28.März 1909 Kiautschou
(开闪光灯拍摄的艾玛·韦伯夫人的生日聚会,1909年3月28日于胶澳)
爱尔泽(中排左一)在姐姐艾玛的生日聚会上,合影众人的表情和动作显示出这次聚会的惬意与放松。中排右一为艾玛·韦伯,后排左二是保尔·韦伯,后排左三是奥格斯特·梅尔。
图4 Von der 1/4 Jahrhundert Geburtstagsfeier unserer lieben Emma, am 28 März des Jahres 1909. Die ganze Corona auf dem Badefloss der Garnison (das hinter unserem Hause am Strande liegt) liegt.
1909年3月28日,我们亲爱的艾玛的25岁生日庆祝活动开始。所有人都在驻军的浮筏上(就在我们房子后面的海滩)。参与生日聚会的众人在韦伯家后面海滩的由德军设置的浮筏上。中间的白衣女子是艾玛,其右侧是爱尔泽。她旁边戴礼帽的男士是奥格斯特·梅尔。站立者左二是萨克森。
图5 Tsingtau 1909 Prinz Heinrich Berge
Ein geschäftlicher Ausflug, Paul hat diese Aufnahme gemacht mit unseren neuen Apparat. Doch ganz schön, oder?
(一次商务旅行,保尔用我们的新设备拍了这张照片。还相当不错,不是吗? 1909年于青岛海因里希亲王山)
1909年春,爱尔泽(中)与友人在海因里希亲王山郊游。背景可见浮山连绵起伏,犬牙交错的山峰。从照片背面的手写注释看,这张照片似乎是保尔·韦伯用新买的相机所拍。
图6 Von unserem Pfingstausflug in die Prinz Heinrich Berge.
Tsingtau (China) im Frühjahr 1909
(五旬节我们到海因里希亲王山游览 1909年春于中国青岛)
1909年春,爱尔泽(左三)与友人在海因里希亲王山郊游。
图7 Prinz Heinrich Berge 1909(1909年于海因里希亲王山)
1909年春,爱尔泽(左二)与友人在海因里希亲王山郊游,中间戴礼帽的男士为奥格斯特·梅尔。部分人物因拍照成像时晃动,造成模糊虚化。背景左侧可见浮山荒草庵山门。
图8 1909 Prinz Heinrich Berge(1909年于海因里希亲王山)
同行的3位男士在登山,但照片背面并没有注明他们都是谁。登山者两侧彼时大规模栽种的黑松业已成林。
图9 1909 Tsingtau(青岛1909年)
1909年春的浮山。山前这座砖木结构的房屋为1898年开展地形勘测的工兵测量队所建,后曾用作德国侨民登山歇息休闲场所。现已无存。
图10 Tschalientau 1909(1909年于潮连岛)
1909年,几名德国侨民在潮连岛上,背景中可见建于1903年的潮连岛灯塔。这座距青岛东南30海里(约50千米)的孤岛长1.5千米,海拔71米,但面积仅为0.3平方千米。
图11 Grotte im Schüler ’suchen Garten zu Kiautschou April 1909. In der Mitte meine Loupa, der sich meine Golfjacke umgehängt hatte. Macht sie sich nicht schneidig damit?
(1909年4月于胶州许勒牧师家的花园假山前
中间是我的罗帕,她穿上了我的高尔夫夹克。是不是想让自己显得更漂亮?)
1909年4月,一行人来到胶州,在同善会传教士许勒(Wilhelm Schüler 1869~1935)牧师家做客。爱尔泽并没有出现在照片中。手写的文字中提到的罗帕,大概是指合影中的一个孩子。
图12 Else am Klavier
坐在一架古典钢琴旁若有所思的爱尔泽。顶盖上摆放着一座装饰性的烛台,还有几张相框考究的肖像照。照片背面的手写文字是“爱尔泽 钢琴”。
图13 Arcona Insel August 1910(1910年8月于阿克纳岛)
1910年8月,爱尔泽登上阿克纳岛(今小青岛)游玩。在这座1904年用石块砌筑的灯塔里,她大概是因为疲倦而打起了哈欠。
图15 《行名书》中关于爱尔泽·海瑟勒在青岛的记录。
感謝裴琳(Gerlinde Pehlken )女士、德明礼(Philipp Demgenski)先生、鄒德懐先生、劉逸忱先生、谷青先生在文字辨識、圖片和資料整理等方面給予支持与恊助。
参考文献与资料
1.《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 青岛市档案馆 编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2.Die Verteidiger von Tsingtau und ihre Gefangenschaft in Japan (1914 bis 1920)
Historisch-biographisches Projekt von Hans-Joachim Schmidt (seit 2002)
3.《行名书》(Adress-Buch des Deutschen Kiautschou-Gebiets)Otto Rose,Tsingtau 1901-1914